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日本300萬貧困女殘酷真相!華麗背後充滿腐朽味(動畫)

0 意見

出版時間:2018/12/03 17:16

日本一部紀錄片,揭開日本300萬貧困女性的殘酷真相。也許從一出生,命運就決定了。

今日頭條引述《世界華人周刊》報導,「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這是大多數人談起日本生活時想到的畫面,安靜恬淡,沒有過多世俗打擾。然而對於生活在日本的人來說,起碼300萬的女性(15~34歲),無法認同這句話,因為她們每天為了生計奔波,真實的生活環境是橋下、公園、免費的餐吧和不到1坪的網咖,現在,愈來愈多的年輕女性為生活所迫,艱難度日。

關於她們的生存環境,NHK拍攝一支紀錄片《女性貧困:新興連鎖的衝擊》。在這部紀錄片裡,看到一個華麗外表下真實的日本。

日本東京新宿,晚上9點,有許多年輕女孩拉著行李箱,陸續出現在街頭,這些打扮亮麗的女孩,有的已經交不起房租,只得在通宵營業的店裡徘徊。



從外地來東京的夜間巴士上,下來一個女孩,她是伊藤夏木,19歲。為了賺大學4年400萬日元(約110萬台幣)的學費,她從老家愛媛縣到這裡打工。在她12歲時父母離婚,從此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

她的媽媽43歲,還做著幾份兼職,從淩晨5點一直忙到晚上9點,1個月的收入加起來也不到15萬日元(約4.1萬台幣),這些只夠湊合過1個月,為了省錢,夏木住進網咖,談起以後的打算,夏木不知道。她只想要一份工作,「有工作真好啊。」

夏木住的網咖,是一個不到1坪的小隔間,只夠一個人蜷縮著休息。但是如此狹小的環境,這些年來卻很有市場。

這裡的寄宿者愈來愈多,最多能住64人,其中有7成都是長期居住的女性。因為費用比較低,2400日元(約660元台幣)1天,如果連續住滿1個月,還有優惠,費用可降為1900日元(約523元台幣),雖然總體算起來性價比不是很高,但這已經是她們能拿出來的極限了。

住在這裡時間最長的是19歲的彩香一家人,她和14歲的妹妹小萌及41歲的媽媽在這裡生活2年多。與夏木短暫的停留不同,彩香的小小空間裡塞滿她的生活用品,在她看來,這是目前唯一能夠給自己帶來安全感的地方了。

為了生活,彩香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妹妹本該上國中三年級,但已經半年沒去學校了,彩香在一家便利商店打工,一個月大概有10萬日元(約2.75萬台幣)的收入,加上媽媽給的幾萬日圓,剛好維持姐妹倆的生活。

雖然只是一天一餐,一餐只有一個麵包,兩姐妹還要分著吃,她們已經很滿足了。看著吃得很香的姐妹倆,記者問:「現在想吃什麼呢?」她說:「火鍋吧,因為以前家裡經常吃火鍋,媽媽也經常做火鍋給我們吃,還是小時候的事情了,好久以前了。」

提到久違的學校,彩香說,「老實說我也想去上學,也想跟朋友一起玩,但是已經淪落到待在這裡了 ,也許命運就這樣了吧。」而她唯一想要爭取的,便是妹妹能夠上學。

早上5點,19歲的鷲見千壽枝已收拾妥當,出發去便利商店上班了。她曾經也是一個愛睡覺的小女孩,但小時候爸爸去世了,為了照顧家裡,鷲見放棄了最想去的全日制高中,初中畢業就開始打工,為了賺更多的錢,鷲見選擇起早貪黑的早班和晚班,因為這2個班的工資更高,但即使這樣,家裡能吃上飯就算不錯了。

對於以後的打算,她說能夠不用上早晚班,正常上下班就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不能一直靠在便利店打工養活一家,為了更好地生活,她選擇一條看起來比較划算的路—保育員,她打算去高等職業院校的夜校學習保育專業,關於學費,她準備靠助學貸款,但就算能夠靠著入學貸款進入大學,未來真的會好嗎?

24歲的村上悠,已經大學畢業2年了,卻沒有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她想從事旅遊行業,也曾留過學,但現在她卻靠著合約工、兼職維持生計,拿著跟大學時一樣的工資。

鏡頭下的她正在一家餐廳忙碌著,因為家境問題,村上的學費是貸款的,總共借了516萬日元(約142萬台幣)。「以前想著畢業後能作為正式員工,賣力地工作,還能拿到獎金,職位也能不斷晉升,還打算用獎金、津貼還貸款,但是…」連基本生活都成問題的村上,不時就會翻看自己的欠款和餘額,債務的重壓讓她喘不過氣。

年輕的貧困女性為了學業、工作焦慮著,單身女性則是為了孩子擔心著,儘管單身媽媽在進修期間,政府會補助,但這些補助是根據當前的收入來定的,意味著,如果你在補助期間有其他收入,補助金額就會降低,相當於自己也沒存多少錢。

28歲的廣田敏枝打算通過再學習考取保育員從業資格證,本以為有了補貼,自己可以多打些工湊齊380萬日元(約105萬台幣)的學費,但是政府得知她的實際收入後,補貼金額下調了3萬日元(約8260元台幣)。面對這樣的狀況,廣田很心酸,「更加努力工作之後,結果卻過得比之前還辛苦。」

單親母親的困窘,讓很多人決定把孩子寄養,一個民間組織僅1年就要處理1300件收養事務,相當於1個月至少處理100件。看了這麼多案例,不禁要問:「現在的日本社會是怎麼了,年輕女性為什麼愈過愈窮?」那些曾經的希望,卻變成無法觸摸的星光?

日本人口不足2億,卻是世界第3大經濟體,但是人均GDP排名27,貧富差距懸殊。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指出,日本收入最高的10%群體與收入最低的10%群體,差距達到10.7倍,高於成員國的平均水準。貧困人口佔據15.7%,並以每年1.3%的速率成長,而資源和經濟發展都不如日本的斯洛伐克和斯洛維尼亞的貧困率才6.5%和7.2%。

日本女性的貧困一直是日本重視和關注的問題,在1999年推行男女共同參與社會基本法之後,還在公共層面積極推動女性就業,2018年9月,日本發布消息稱,15~64歲的日本女性就業率達到了70%。

但是就業不代表著有支撐生活的收入,而且這些女性有至少6成是以派遣工或打工等非正式的工作。正規雇傭和非正式錄用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穩定的終身制,有社會保障,後者卻是簽訂固定期限的合約,有的甚至沒有合約,在日本,正規雇傭的員工一般看不上非正式工,因為在他們眼裡,這些都是體力勞動。

但就是這些體力勞動,卻有很大部分是女性完成的,根據日本發布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綜述」,有55.8%的女性是非正式工。

在經濟穩定時期,一個日本家庭的丈夫是有穩定收入的,妻子打零工只是為了貼補家用。但是隨著經濟形勢的轉變(日本經濟停滯近30年),以及家中的變故,比如丈夫去世、夫妻離婚等原因,女性必須承擔起家庭開支,加上女性的工資普遍低於男性,自然入不敷出。

而日本低於貧困線年收入不足200萬日元(約55萬台幣)的女性(15~34歲),多達300萬人。在這樣的就業環境下,對於單親母親來說,擺脫貧困成了遙不可及的事情。根據日本衛生部全國單親家庭等調查顯示,2016年日本大約有142萬單親家庭,其中近9成的單親家庭是母子家庭。

OECD曾對單親家庭的貧困率做過調查,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其他國家是沒有工作的單親家庭貧困率高,日本剛好相反,卻是有工作的單親家庭貧困率高,達到了54.6%,高居榜首,因為工資太低,工作還沒有保障,甚至有些單親媽媽迫不得已走進了紅燈區。

這種貧困更會產生連鎖反應,一代接一代地蔓延下去。很多女性都想憑自身的努力擺脫困窘的生活,同時也希望不要影響到下一代,可是也有不少女性感覺到在希望面前豎立著高高的壁壘。

日本單親媽媽平均年齡是35.6歲,其中超過54.7%因為學費問題從高中輟學,整體的教育水準偏低,82.3%的單親媽媽經歷與丈夫的生離死別,而這些女性的成長過程中也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援,家庭中父親/丈夫的缺位讓這些單親家庭面臨貧困。

日本武藏大學社會系的副教授林雄亮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在和低收入女性結婚的男性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是初高中學歷,而與非低收入女性結婚的男性中,三分之二擁有大學學歷。想要依靠婚姻改變命運幾乎沒有可能,低收入人群結婚後,依然維持著低收入的生活水準。

因為負擔不了孩子的學業,下一代就會面臨輟學,一旦輟學就意味這個孩子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成為簽訂合約的正式員工,因為這些都是有學歷和資格證書要求的。

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的諺語在階級固化日益嚴重的日本,可能性愈來愈低,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似乎成了最好的注釋。

紀錄片裡分析女性貧困的原因,多是日本制度和經濟下修大環境相互作用造成的,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更多地從事非正式工、日本女性的福利制度和救助制度都不完善。

但是在這些客觀條件下,有一個致命的因素,那就是日本女性的自我認知問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日本女性多是往賢良淑德的家庭婦女方向發展,從小就沒有想過要成為女強人,在Google上搜索日本女性的理想職業,結果都是希望成為理想對象。

這一特點在日劇裡也有體現,剛工作的女孩,更多的是想趕緊從公司找一個合適的老公,而不是想著如何提高職場競爭力。

日劇《熟女真命苦》裡,年輕的女派遣員工都在簽訂的工作期限內,擦亮眼睛尋找下半輩子的依靠,就算是有人偶爾說出不靠男人的話,都會在最後一刻把自己嫁出去。

整個日本社會對於女性已經有了定向的認知。現狀的經濟形勢是,一個普通男性的收入剛好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又如何能夠承擔一個家庭?而有能力的男性,他們的選擇很多,這就導致女性結婚後極易被拋棄。

這時的女性能做什麼?也許她很會家務,但是日本誰家缺保姆呢?沒有職場技能,打工成了她們唯一的選擇。而缺少獨立思維的女性,導致日本女性在決策層沒有發言的機會,使得一些治標不治本、表面好看的女性政策得以實施。

整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還是停留在家庭主婦層面,主要體現在職業上的性別歧視,和家庭、朋友對女性的低期待。「這個人都要生孩子了吧,不能聘用。」、「找個男人嫁了,安安心心過日子。」、「女人一輩子,最關鍵的是找個好男人。」……

長此以往,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變成女性自我認知的降低—社會期待的降低—婚姻的短暫高收益—女性自我認知固化—外界因素動盪—女性貧困。潛移默化的觀念是最可怕的,而日本女性的貧困現狀便是前車之鑒。(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更新:新增動新聞)
發稿:00:04
更新:17:16



日本NHK拍攝一支紀錄片《女性貧困:新興連鎖的衝擊》,看到一個華麗外表下真實的日本。翻攝今日頭條



日本女性正規與非正規雇用的比例變化。翻攝今日頭條

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1203/147663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01259/
Read full post »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寶寶噎住了怎麼辦?速學3招 1分鐘救寶寶

0 意見
更新: 2018-06-08 10:11 AM



寶寶被異物噎住並導致窒息,是十分危急的事情,爸媽要如何在「黃金救命時間」解除危機呢?
在下面的影片中,英國知名急救專家艾瑪·哈米特(Emma Hammett)教你三招急救法,危急時刻,一分鐘就能救寶寶的命。
看完整影片»

先判斷:寶寶是否被噎住了?

首先,家長要儘量保持鎮定,因為寶寶會因為爸爸媽媽的慌亂而緊張,導致噎食的情況惡化。
冷靜而迅速地把寶寶抱起來檢查。如果寶寶發出聲音,那麼可能不是被噎住了,而是被異物堵在了喉嚨處,寶寶反射性地想要把它嘔吐出來。這種反射性的嘔吐現象,在寶寶第一次吃某種食物時很常見,是他學習避免被噎住的一個動作。這時爸媽應鼓勵他、讓他把食物吐出來。
如果寶寶已經不再發出聲音,而且表情痛苦,那麼很可能是被噎住了。異物卡在他的喉嚨裡,並阻塞住氣道,引起呼吸窒息。
常見容易讓寶寶噎到的異物包括:小塊或有黏性的、不易下嚥的食物,如堅果、整粒葡萄、硬糖和麻糬;小件物品如電池、鈕扣、小磁鐵和玩具零件。

嬰兒窒息的三招急救法

1. 喉嚨查看法
先觀察寶寶的喉嚨,如果能看得見喉嚨處的異物,就可以輕輕捏住它並拽出來。千萬不要用手指到喉嚨處試探著撥捅,這樣只會讓異物噎得更深。




寶寶噎住後,先查看他的喉嚨,如能看見異物,就可以輕輕捏住它並拽出來。(視頻截圖)

2. 促咳法
若看不到異物,就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下巴,並捏住兩頰,迫使他張開嘴、用力咳嗽,看能否把異物咳嗽出。



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下巴,並捏住兩頰,看他能否把噎住的異物咳出來。(視頻截圖)

3. 背部拍擊 + 胸部衝擊法
如果方法1和2都不奏效,就要使用背部拍擊、甚至結合胸部衝擊法,迫使寶寶把異物咳出來。
就著方法2的姿勢——一手把著他的下巴、捏住兩頰,撐開他的氣道——然後讓寶寶身體前傾,將他面朝下托抱在手臂上,頭部低於腹部。(可將托著寶寶的手臂放在同側膝蓋上,以節省臂力。)
之後用另一隻手在其肩胛骨之間,進行「背部拍擊」,用力、結實地擊打5次。每次擊打後,翻過來檢查一下有沒有咳出的跡象。



寶寶窒息時的背部拍擊急救法:用手在其肩胛骨之間,用力、結實地擊打5次。(視頻截圖)

如果寶寶發出了聲音,或開始哭、作嘔,就代表他的氣道通了。
但如果仍沒有動靜,代表異物卡得很緊,這時需要立即叫救護車。
放下電話後,開始進行二線急救法「胸部衝擊」:把寶寶側過身來,托住後頸,之後兩根手指併攏,放在寶寶兩乳中間,向其頭部方向,結實地推壓5次。利用體內衝出的氣流,沖開喉嚨處被噎住的異物。



寶寶窒息時的胸部衝擊急救法:兩根手指併攏,放在寶寶兩乳中間,向其頭部方向,結實地推壓5次。(視頻截圖)

若依然沒有反應,再重複背部擊打法5次。兩種方法重複進行,冷靜地等待救護車到來。
然而,在急救過程中,如果發現寶寶已快失去意識,就應立即實施CPR急救法了。但一般說來,上面的喉嚨查看、促咳、背部拍擊和胸部衝擊法就能夠解決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在剛發現危險時,最好立即請旁人叫救護車,以免萬一遇到最壞情況時延誤了救治時間。但畢竟「防患於未然」,平日裡在寶寶進食的時候,爸媽就要留神,並避免他平時接觸到各種易吞進喉嚨的小物品。(參閱:大齡兒童如何急救?


責任編輯:李清風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6/5/n10458710.htm
Read full post »

調查:睡不夠一定時間 孩子近視風險增9倍

0 意見

調查:睡不夠一定時間 孩子近視風險增9倍

調查發現,兒童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比睡眠時間達9小時者,近視風險增9.04倍。(Shutterstock)
【大紀元2018年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過度用眼是導致近視的重要因素,學童睡眠不足也會導致近視,衛福部國健署的最新調查發現,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比睡眠時間達9小時者,近視風險增加9.04倍。
國民健康署106年(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比睡眠時間達9小時者,近視風險增加9.04倍;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有近視的學童占76.5%,睡眠時間達9小時則只有23.5%的近視率,由此可知,成長階段的孩子,缺乏充足的睡眠與近視率的提升有很大的關係。
國健署說,台灣幼兒園幼童及國小學童睡眠時間8小時以下者占15%,而國中生及高中生睡眠時間8小時以下者則高達89.5%,其中有22.7%甚至6小時以下,因此,家長應注意孩子是否有充足的睡眠,才能維護好視力。
充足睡眠對成長階段兒童可促進神經系統和腦部發育、安定情緒及放鬆全身肌肉,包含眼球肌肉的休息與組織修復等,故充足的睡眠是兒童近視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推薦的睡眠時間,學齡前兒童(3到5歲)為10到13小時、國小學童(6到13歲)為9到11小時、青少年(14到17歲)則為8到10小時。
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則建議,幼兒園孩童於晚上9點前、學齡兒童於10點前就寢,有充足睡眠、均衡營養外,也要注意用眼環境與適度限制孩子近距離用眼時間。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9/28/n10748094.htm
Read full post »

烤肉隱形眼鏡被「蒸乾」 她硬拔竟把角膜扯成「菜瓜布」

0 意見
2018年09月23日 16:06







▲烤完肉隱形眼鏡「卡進眼球」,女大生被迫當3天「獨眼龍」。(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一名20歲的女大生,與同學烤完肉回宿舍時,隱形眼鏡像是「卡」進眼球般,一直拔不下來,原本她不以為意,只用棉花棒輔助撥,沒想到半夜被痛醒,睜開眼睛卻一片霧茫茫,到急診檢查才發現右眼角膜有多處「點狀破損」,顯微鏡看出去,就像一片凹凸不平的「菜瓜布」,最後是靠塗藥包紮,當了3天的獨眼龍,視力才逐漸恢復正常。
中秋連假烤肉若離炭火太近,不僅會被煙燻到流淚,小心隱形眼鏡也會被「蒸乾」。新竹國泰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瑩山表示,該名女大生是去年收治的患者,與她一起烤肉的5人中,另有一名戴隱形眼鏡的女同學,也在隔天因眼睛刺痛、紅腫前來就診,檢查同樣是「點狀角膜炎」惹禍。
為何點狀角膜炎症狀不會馬上出現?陳瑩山解釋,隱形眼鏡貼在角膜上,會讓角膜對熱敏感度消失,加上離熱源太近,隱形眼鏡被蒸乾後,容易變形或貼在眼睛上,此時硬拔就會造成角膜多處破損,若又去搓揉眼睛,結膜也會一併感染發炎。

▲戴隱形眼鏡烤肉千萬不要太靠近火源。(圖/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書田診所提供)
陳瑩山表示,該名女大生確診點狀角膜炎後,已先幫她塗藥治療,再用眼罩包起來,減少一分鐘12下眨眼刺激傷口,另一隻眼睛受損清況較不嚴重,僅需靠點眼藥水治療。經過3天回診換藥,破損角膜才慢慢長回,眼睛刺痛、視力模糊等情況也大有改善。
「她的警覺性還不錯!」陳瑩山表示,若拔了隱形眼鏡出現刺痛症狀,又跑去洗頭、洗臉,可能就會讓髒水滲進眼睛,嚴重恐造成角膜潰瘍,還會有失明的風險。
最後,陳瑩山提醒,中秋節烤肉固然應景,但配戴隱形眼鏡的民眾,切忌離火源太近,若摘掉隱形眼鏡後出現刺痛、紅腫、視力模糊等症狀,應儘早就醫檢查。


原文網址: 烤肉隱形眼鏡被「蒸乾」 她硬拔竟把角膜扯成「菜瓜布」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265171#ixzz5SaTMmKuI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Read full post »

寶塚台灣公演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 短篇影片

0 意見
Read full post »

寶塚將訪台 首席紅悠智露對表演有信心 (圖)

0 意見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寶塚星組首席紅悠智露25日訪駐日代表謝長廷時對媒體表示,改編自布袋戲東離劍遊紀的真人秀逼真率200%。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攝 107年9月25日

Read full post »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不是妒忌!用心理學解釋,常在臉書PO照放閃、曬恩愛的情侶,很快就會分手…

0 意見

相信大家在社交網絡上總會有類愛放閃的朋友,每篇PO文都是跟另一半的恩愛合照,配以動人情話,幸福宣言等等,然後每次都會有人留言祝福,讚好,令人艷羨不已。
大家有沒有想過他們是否真的如此幸福呢?
當然我不是腹黑,妒忌別人幸福酸溜溜而這樣想,而是從心理角度上分析,到底真正恩愛的情侶,是否會喜歡這樣頻繁地在網絡上發佈自己的感情點滴呢?
其實大家不難發現,愛放閃的情侶有大多數都是不久就分手收場,那不是因放閃而導致分手,而是因為對感情的信任度不足才出現放閃行為,感情不夠穩固,那就當然很快會分手。
一個人如果在戀愛中缺乏安全感,往往會不斷想辦法去增加或證明這段感情的堅固度,在社交網絡上發文是其中一個途徑。通過發佈跟愛侶的親密照片或約會故事,而吸引朋友的讚好和留言,這些支持會大大增加他們對這段感情的信心。
有時只是兩人在戀愛中缺乏安全感,不斷想證明感情的穩固。(示意圖非本人/James Frid@pexels
有時就算明知感情已出現危機,但在自欺欺人的情況下,還是會繼續發文放閃,希望在留言中找點支持及慰藉,逃避實際情況,那就解釋了為何會有些情侶明明前天還在放閃,今天突說分手了。另外,有些人如果擁有強大的控制及佔有慾,也會是愛放閃的一族,通過發表愛侶的身份來宣示主權,告誡狂風浪蝶識趣遠離。
越愛發文放閃的,也顯示了這個人較沒自信,稍為自卑。他們喜歡和人比較,例如跟別人的發文比拚誰較恩愛,誰放閃較多,誰約會的餐廳較高級,誰收的禮品較高檔等等,這些比較其實對戀情一點幫助都沒有,反之你無止境的追求,只會給另一半帶來壓力。
至於有自信和外向的人,會傾向喜歡在現實世界中與人互動,而較少在貼文洗版。再者,如果情侶們相處得充實快樂的話,實在是不會浪費時間常在網上貼文,或檢視另一半有否上傳兩人的合照。
因為一段感情最重要是彼此真實的相處感覺,不是比較放閃的量及依靠他人的讚及留言來讓你快樂的。
作者│隼人
現職香港心理諮詢師(中國高級心理諮詢師證書1108000002933287號),為美國NGH註冊催眠治療師。專長是聆聽,再給個案提供建議,讓他們找回希望及方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Helios Hypnosis and Healing Center(原標題:愛PO閃照=超幸福? 心理專家「戳痛點」打臉:很快就分手)
責任編輯/蔡昀暻

http://www.storm.mg/lifestyle/426133
Read full post »

隨機文章

 

Copyright © 貓的祈禱-空城[News] Design by Free CSS Templates | Blogger Theme by BTDesigner |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