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誰砍的? 稀有玉山圓柏腰斬

0 意見
盧金足/台中報導  (20090316)
    
     荒野保護協會三月初登石門山,發現一棵巨大玉山圓柏慘遭攔腰砍斷,懷疑是山老鼠所為,十五日再登石門山,呼籲遏止不法盜伐。
     山友表示,玉山圓柏的樹頭被一個大石盤壓住,砍下的樹頂橫躺在下方邊坡,掩人耳目的意圖明顯,而這棵圓柏,是山友行經石門山的重要地標。
     山友指出,玉山圓柏別名「香青」,分布在海拔三千四百公尺以上的高山寒原帶,樹種稀有,是製作高級花瓶材料。荒野保護協會說,玉山圓柏發育速度緩慢,學界曾在雪山地區取樣玉山圓柏,樹幹直徑每增一公分,需廿二.八年,直徑一公尺,樹齡達兩千兩百年。
     荒野保護協會拍下玉山圓柏被破壞的照片,引起山友迴響,希望公園管理處多派人巡查,不要再發生盜伐的悲劇。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Philology/Philology-artnews/0,3409,112009031600086+110513+20090316+news,00.html
Read full post »

觀念錯要改 肉吃多長不高

0 意見
中央社╱中央社 2010-10-02 11:01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日電)醫界指出,台灣孩子偏食、挑食的最大原因是「不覺得餓」與「家長逼食」的惡性循環,結果常常是蛋白質吃過多而影響發育,家長得要修正「吃肉才有營養」的觀念。
有名156公分高、58.2公斤重的高一男生到三軍總醫院營養諮詢門診。家長告訴營養師林晏如,兒子很挑食且吃不多,雖然少吃零食、油炸食品和含糖飲料,但只喜歡吃紅肉,不愛吃蔬菜及水果,蛋白質和脂肪吃太多,得了脂肪肝,而且長不高。
類似的案例,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小兒部主任李宏昌見多了。他說,10個偏食、挑食的小朋友,9個是蛋白質吃太多,又常合併便秘、胃腸蠕動太慢的腸胃毛病,吃了一推排骨、雞排等肉食,身高卻差人一截。
李宏昌表示,蛋白質食物最好佔每日攝取食物熱量的15%左右,現況卻超過1倍以上。人體要把蛋白質轉化成維持身體運作的能量,非常耗力,還會使血液變酸;與其如此,寧可勸愛吃速食的孩子,少吃一份雞排或肉塊,多吃一份薯條,增加人體所需碳水化合物。
此外,家長總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在廚房挖空心思,偏偏孩子的腦部尚未發育完全,被其他事情吸引時,就會不覺得餓,家長此時逼食心目中的高營養食物,孩子會不知不覺中產生「吃一點就會飽」的錯誤認知。
有名身高130公分、體重20公斤的國二瘦小男生告訴李宏昌,他從未覺得肚子餓過。李宏昌發現,孩子的家長軟硬兼施,還說出「將來怎麼跟人競爭」的激將言詞,使得用餐氣氛緊張,卻逼不出半點食慾。
李宏昌從門診經驗中發現,在排除孩子偏、挑食的生理異常及疾病因素後,該矯治的是大人的心態與行為,像這位國二男生今年去親戚家過暑假,阿姨用不同方式對待,他到開學時長高3公分,重了2公斤。
這一代的孩子往往是家中的獨子金孫,兒童保健協會今天發表相關診斷問卷,可以讓家長、保母、老師或社工填寫,與醫師聯手釐清孩子偏、挑食的原因及類型,找出最合適對策,讓大人不再頭痛。

http://history.n.yam.com/cna/healthy/201010/20101002043494.html
Read full post »

西部搖不停 地震頻繁期回來了

0 意見
2010-3-10
〔記者林嘉琪、張瑞楨/綜合報導〕「好恐怖,最近地震會不會太多了一點?」
高雄縣甲仙三月四日發生規模六.四大地震後,前天嘉義發生規模五.一地震,最高震度五級;昨天南投再傳規模四.五地震,甲仙地區也出現兩個規模四.五的餘震,西半部最近地震頻繁,氣象局和學者都預警:「地震頻繁期回來了。」
昨天下午一點五十二分,南投發生規模四.五地震;震央在台中德基地震站南偏西卅五.七公里,深度十.七公里,屬淺層地震,南投埔里最大震度三級。德基水庫控制中心表示,雖感受到地震,但水庫並無損害。
近日三大震 並無關聯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南投地震發生在埔里周邊,地震原因是地質破裂帶的能量釋放。南投地震距離嘉義地震約一百公里,與甲仙地震也有兩百公里之遠,三個地震發生在不同的地質破裂帶上,並無關聯。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則表示,甲仙大地震發生後的兩週內,地震頻繁是正常現象,他形容,主震的震波傳遞就像武俠片裡的俠士出掌,掌波力量驚人,甲仙地震一搖,震波力量經過破裂帶,可能牽引出其他斷層的能量,引發餘震。
陳文山指出,一個大規模的主震發生後,會牽動其他斷層能量釋放,就像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到同年底,三個多月一共發生了幾萬次餘震,「一個地震發生了,只要能量夠大,一定會牽動其他斷層活動」。
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在九二一強震後,台灣有十年期間都處於地震平靜期,但近日地牛頻頻翻身,氣象局和學者都預警:「地震頻繁期回來了。」
郭鎧紋指出,前年及去年前半年,規模六地震一次都沒有發生,但去年下半年就接連發生四起規模六以上地震。今年截至二月的統計,規模四以上地震共有卅五個,規模四到五的地震有廿七個,規模五到六的地震有八個;以一年平均出現廿六個規模五到六的地震來說,今年至今出現的頻率算偏多。
郭鎧紋表示,地震規模及數量明顯變多,民眾要因應地震隨時發生的可能;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表示,近期發生的甲仙地震、嘉義地震及南投地震,都在相對較少地震的西半部地區出現,意味台灣地震平靜期正轉為頻繁期,民眾應提高警覺。
陳文山說,台灣有許多斷層,若能找出活動頻率就能盡量減少損害,例如池上斷層每隔五十年會有一個規模六.八的地震;九二一大地震的車籠埔斷層每隔三到四百年有規模七以上的地震,對於斷層數量很多的嘉南平原,科學團隊還在了解其強震發生頻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10/today-t3.htm
Read full post »

被人類搾乾 死海反撲「坑」人

0 意見
2009-6-23


被人類搾乾 死海反撲「坑」人
死海中宣稱具有療效的「死海泥」每年吸引大批來自全球的觀光客,是死海岸邊出現至少3000個可見「陷坑」的原因之一,陷坑是死海面積因工業活動、觀光客和缺水日漸縮小而形成。 (美聯社)
死海岸邊豎立的警告牌,警告有陷坑,危險勿入。死海周圍岸邊有3000個可見陷坑,尚未出現裂口的潛在陷坑可能也有3000個。
(美聯社)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位於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的鹹水湖「死海」,因為缺水導致面積逐漸縮小,岸邊也出現至少3000個「陷坑」(sinkhole),這個地下坑洞會突然裂開,吞噬所有在坑洞上方地面的物體。專家指出,陷坑的形成與缺水、觀光、工業活動脫不了干係。
人為活動 粗暴破壞水域
5年前曾經在探勘死海陷坑時被一個突然裂開的10公尺深陷坑吞噬,受困長達14小時才獲救的地理學家雷茲,現正推動繪製這些在死海岸邊越來越多的陷坑位置圖,避免其他人碰上和他一樣的遭遇。他說,陷坑現象與死海嚴重缺水、近年觀光和化工活動及人口越來越多有關,「這是人類粗暴地影響死海環境最明顯的證據。」
缺水乾涸 面積剩3分之2
位於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約旦之間的死海,主要水源來自約旦河,是全世界最鹹的水域之一。死海岸低於海平面400多公尺,是地球海拔最低的陸地,環境不利於大多數生物生存,造就死海乾燥荒涼的景象。1960年代以色列和約旦引約旦河水供農業、工業使用,抽取死海水提煉磷酸鹽,死海面積迄今縮小了3分之1,湖水減少導致地下鹽層被淡水溶解而形成坑洞。
危險陷坑 至少3000個
雷茲說,現存已出現裂口的陷坑就多達3000個,還沒裂開的陷坑數量可能也不亞於這個數字。這些陷坑除了對遊客安全造成潛在威脅外,也影響以色列的開發計畫,迫使當局關閉一處露營地和一座小型海軍基地,取消有5000間客房的旅館興建計畫。
雷茲指出,隨著死海日漸縮小,死海附近小池塘裡許多靠地下泉水維生的原生魚種、兩棲生物和螺類總有一天也會跟著消失。世界銀行正在研擬一項開鑿人工運河的計畫,打算從160公里外的紅海引水注入死海,但因費用估計高達150億美元(約台幣4900億元),恐怕難以實現。如果不設法遏止死海繼續縮小,下個世紀它將再消失3分之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n/23/today-int1.htm
Read full post »

行善半世紀 老翁不能說的祕密

0 意見

 更新日期:2010/04/10 03:03 周曉婷/南縣報導
中國時報【周曉婷/南縣報導】
 
在台南鄉下開小雜貨店的殷姓老翁,從廿一歲退伍、工作後,儘管收入不豐,仍瞞著家人,天天攢存小錢,每月持續捐錢給慈善團體,從最早月捐一、兩百元,到現在年捐九萬多元,連老人年金全都奉獻。如此行善已近半世紀,枕邊人和三個兒女到現在還蒙在鼓裡,他決定讓這個祕密跟他一輩子。
 
七十歲的殷翁每天打赤腳跑步,捨不得穿鞋,在南縣家扶中心的捐款代號叫「善心人士」。中心主任周明泉說,他從民國六十九年進入該中心服務後,始終有一疊送不出的捐款收據;捐款人大都會留收據抵稅,殷老先生則對收據避之唯恐不及。
 
多年前有天傍晚,他首度送收據上門,殷翁竟大驚失色,拿著收據就往二樓跑。他見狀覺得很奇怪,追問之下,殷翁才說,因為家人都不知道他捐款一事,他得趕在家人回來前把收據藏好,免得被發現。有了這次經驗,周明泉再也不敢把收據送到他家,連郵寄也省了,只好每月收到捐款時開出「善心人士」收據留存。
 
殷老先生和太太育有一兒二女,雖經營雜貨店,但因住家附近有三家雜貨店,他的店面最小,生意也不好,一家五口靠雜貨店維生。他告訴周明泉說,因為太太很嘮叨,從年輕念他念到老,家裡經濟不寬裕,小孩讀大學還得上銀行辦助學貸款,如果太太得知他有錢捐給家扶中心,卻沒錢給孩子讀大學,恐引發「家庭大戰」。
 
周明泉說,家扶中心從八十五年開始採用電腦紀錄捐款明細,殷老先生雖非捐款大戶,但每月捐款從不遲到。電腦紀錄可查的,總共捐了四十七萬五千多元,以往每月捐三千元,去年卻累計捐了九萬三千多元,他為此還特地去問殷老先生原因。殷翁的回答,同樣令他大為感動。
 
原來,殷翁常在報紙上看到社福機構因金融海嘯捐款縮水,擔心受扶助家庭生計受影響,想到自己一兒二女都有穩定工作,不再需要他操心,自己和太太兩人平日生活開銷不多,家裡還有一間柑仔店,子女每月也會給他生活費,乾脆把子女給他的生活費及敬老津貼都捐了。
 
殷翁透露,他從民國五十年當兵退伍後,開始每天存一點錢,到了月底再捐給慈善團體。最早每月捐一、兩百元,到後來每月捐三千元,和太太結婚至今,也沒特地講這件事。家人從不知他捐錢一事,他也早已打定主意讓這個祕密跟他一輩子。

http://blog.cnyes.com/My/wlshieh.tw/article246947
Read full post »

【短片】世上最驚喜的禮物 猜得到是什麼嗎

0 意見



美國一在阿富汗駐紮的軍人,返回家鄉的日子,正好是三歲女兒的生日。

這位老爸決定給女兒一個大驚喜,把自己包成一個超大禮物,女兒費力拆完禮物後,看到爸爸從箱子跳出來,開懷大笑的表情看得出她真的相當開心,這份喜悅即便透過影片也足以渲染給觀看的所有人。(周佩萱/綜合報導)






3歲女童生日收到驚喜大禮物。影片截圖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40219/346928/

Read full post »

隨機文章

 

Copyright © 貓的祈禱-空城[News] Design by Free CSS Templates | Blogger Theme by BTDesigner | Powered by Blogger